时间:2025-09-23 07:20:29
一份来自中国的报告在全球掀起波澜,直指美国所谓“航行自由”的真相——不过是穿着现代法律外衣的19世纪“炮舰外交”。
8月25日,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发布了《美国“航行自由”法律评估报告》中英文版,面向全球全面揭露了美国“航行自由”的虚伪本质。
这份报告的出现不是偶然。就在十几天前,8月13日,美海军“阿利·伯克”级驱逐舰“希金斯”号刚刚非法闯入了中国黄岩岛领海。
据报道,不久前美国“希金斯”号驱逐舰硬闯黄岩岛12海里领海。这不是普通的航行,而是特朗普政府头一回在南海进行如此近距离的军事挑衅。
南部战区海空力量迅速响应,眨眼间就到现场,天上地下一起发力,没给美舰半点空子钻。美军战舰最后只好灰溜溜地跑了。
时间点的选择令人玩味——8月11号美国防部刚发布2024财年“航行自由行动”报告,把中国列为“过度海洋主张”的主要目标。
《美式“航行自由”法律评估报告》对美国的行动进行了全面评估。报告指出,美式“航行自由”包含大量美国自创概念、自设标准的所谓习惯国际法,与国际法和许多国家的实践相悖。
不法性、非理性和双重标准——报告精辟地总结了美式“航行自由”的三大特点。美国借助这些主张和行动,极尽所能压缩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,扩大其权利和自由。
美国为维护自身海洋霸权,自创了许多“法律概念”。比如所谓“国际水域”,主张在“国际水域”享有“公海航行和飞越自由”。
还有所谓“公海走廊”,美国军舰擅闯台湾海峡时,就曾狡辩称通过的是“海峡中任何沿海国领海之外的‘公海走廊’”。
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贺云指出:“美方所谓的‘航行自由’行动其实是一个比较虚伪的概念。”
最具讽刺意味的是,美国至今没有加入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。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美国只想占便宜,不想做贡献,只想享受《公约》带来的制度红利,不愿承担《公约》带来的责任义务。”
美国就像进球规则不签字,吹哨时却老说“按国际规则来的”。这种“选择性守法”的习惯,给美国自己留了机动空间,也给别人提供了反驳抓手。
美国在全球布设海军基地网络,航母数量远超多数国家。这使美军能够把舰艇直接靠近其他国家的近海门口,轻易实施挑衅、施压甚至单方面行动。
于是这一“航行自由”在现实层面几乎成了美国的专享特权。其他海洋国家则难以在同一格局中作出有效回应。
美国与南海相隔万里,却片面解读《公约》,打着“航行自由”的旗号频繁派遣舰队到南海耀武扬威,侵犯他国主权安全。
美国不顾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的事实,到处搬弄是非,挑拨离间3。这严重损害地区国家之间的互信,干扰地区国家将南海建设为和平之海、友谊之海、合作之海的努力。
美国的霸权行径不仅针对中国,也对全球海洋秩序造成严重破坏。美国是世界上使用单边制裁最多的国家。
《》网站报道,2024年美国实施的制裁再超纪录,截至4月19日,美国政府有效制裁总量达15373项,远超任何其他国家。
这使得超过60%的低收入国家遭受经济惩罚4。美国已沦为“流氓超级大国”。
美国一边在南海“秀肌肉”,另一边美国财长贝森特却放话称与中国就经贸问题进行了“非常良好的对话”。
美军在南海的“硬动作”和财长的“软话”放一块儿,明眼人都看腻了。想跟中国打交道,得拿出点真心实意,光靠演是没用的。